學生人手一臺上課“神器”,隨時可以把上課狀態用數據“曬”出來。昨天,第四屆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育研討會在廣州市第一中學舉行,該校初中部小班教學的信息化手段讓與會者印象深刻。市一中校長吳海洋介紹,這是學校將“小班化教學試驗”與“教學信息化試驗”結合起來的新嘗試。
  學生上課溜號不太容易了
  昨天,記者在一中初一(2)班的英語課堂上,見識瞭如計算器般大小的“神器”。全班25個學生分成6組圍坐在一起,每位學生的桌前都放著一個“神器”。老師提問時,學生可以按下“神器”按鈕示意可以作答,這時“神器”便充當起“搶答器”;有學生回答了,同伴之間可以對回答進行評分,這時“神器”又成了“評價器”;有學生回答問題,“神器”自動錄入答案,算出學生的回答正確率,便成了“打分器”。
  一邊上課,一邊還要給同學的回答打分,會否讓學生一心二用,分散了註意力?老師告訴記者:“這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上課溜號的次數!”老師說,以前在課堂上,一名學生回答問題,部分學生可能會表現出“事不關己,高高掛起”的態度,而現在要求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評價同學的回答,這就要求學生時刻留心別人的答案。否則,學生隨便打分,老師就能看穿“你可能走神了”。
  課堂上所有表現都會被記錄
  學校負責人介紹,隨堂的整個系統就叫做“e採測”,記錄並呈現學生的課堂練習結果、快速檢測預習效果、主動發言的願望、發言質量的評價、主動反映聽課效果、準確檢測學生課堂關註度、準確統計老師問題的回答結果、調查統計學生的學習效果、輔助教師記錄統計學生課堂的批評表揚表現情況。通過這些課堂實時數據的呈現,可以快速幫助老師隨時調整教學進度,充分關註每一位同學的課堂表現。“收集課上所有數據信息並上傳到數據云端,通過數據反映出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態和學習習慣。”
  據悉,這些實時課堂信息積累成“數據云”後,學校、老師、家長和學生都可以在系統後臺查看。家長會上,老師對學生在校表現的反饋,也將以更直觀的數據呈現。“當家長疑惑自己的小孩為何在某些科目上成績不錯,而在某些科目上又有大的起伏時,我們完全可以調出學生在各個科目上課時的表現,如課堂參與度,回答問題的積極度、正確率等等,用數據去分析原因了。”一位老師如是說。
  荔灣區22所學校開設小班教學試點
  據悉,今年是市一中小班化教學進入試點的第三年,校長吳海洋介紹,在已經結束的體育中考中,60分為滿分,初三的“小班”學生平均分高達59.7分,比普通班平均分58.5分高出1.2分。“
  記者瞭解到,目前荔灣已有花地中學、一中等22所學校開設了小班教學。到2015年,該區將力爭實現區域小班化教學特色品牌,全力推進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。
  南都記者 梁艷燕 通訊員 徐仲奇  (原標題:神器進課堂,孩子們歡喜還是悲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j43kjfm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